欢迎您光临自学哈网,只为分享网络知识教程,供大家学习参考!

「自学哈网」操行评语(有容乃大 一个老派藏家的操行评语)

作者 : 自学哈 本文共3044个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钟 2022-10-20 共157人阅读
也想出现在这里? 联系我们

品行评语(包括一位荣乃达老派收藏家的品行评语)

梁麟·明的《秋树聚鸟》

栾书战国青铜器

◎辛友生

展览:宽容是伟大的——容庚捐赠展

时间:2020年10月31日-12月5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宽容是伟大的——容庚捐赠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捐赠一直是中国美术馆藏品的重要来源,通过展览对捐赠人进行褒奖。关注捐赠者可以够促进国家收藏机构与捐赠者的良性互动,进而为大众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容庚先生是书法家和篆刻家,但这个头衔显然不可以概括他的一生。他是著名的文献学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容庚原名荣昭庚,原名白希,189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荣和祖父都是同治年间的进士,父亲荣左恭是进贡。容庚年轻时在家里的一所私立学校学习,然后去了当地的一所小学。可惜15岁那年,父亲去了世界。然后他的母亲把他送到广州和他的叔叔邓尔雅一起生活。邓尔雅是著名的篆刻家、画家和书法家。在一起生活期间,他教容庚小学和篆刻。这对邓尔雅和容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奠定了容庚的艺术基础,也影响了他对古文字作为研究方向的选择。除了练习篆刻,容庚还师从岭南画派始祖巨琏的弟子容祖椿学习绘画。

在这样的环境下,容庚高中毕业,结了婚,当了中学老师,编了书,写了文,当上了县议员。如果原本一帆风顺的生活继续下去,也许他会成为当地的村贤。然而,1922年,在容庚任教的东关中学校长因提倡男女同校而被撤职。容庚和他的弟弟荣昭祖一起离开了学校,第二年,29岁的容庚北上求学。

在北上途中,容庚拜会了著名古文字学家罗振玉,并呈上他的著作《金文辨》征求意见。罗振宇表示赞赏。这部作品是容庚的著名作品。作为一部完整的金文词典,至今仍是许多古文字学家的案头书。到北京后,容庚先进入潮阳大学,然后去北京大学读国学研究生。毕业后,除了旅行和考察,容庚基本都住在北京,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参加了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中心和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完成了许多著作。

北上是容庚一生的转折点,使他进入了更高的学术平台,结识了罗振玉、王国维等学术名人,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和社交圈,并在罗振玉的帮助下,开始发表学术著作,接触更多的书籍和文物,开始了个人收藏。

1946年,容庚离京南下广东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中山大学教授,在广东参加文物保护和书法活动,继续与老师和朋友交往,并开始捐赠文物。

粗略回顾容庚的经历,学术研究是他毕生的工作。收藏和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素材收集,更是个人兴趣使然。

这次展览有大量的青铜器和拓片,是研究古文字和金石学的重要资料。容庚一生收藏了200多件青铜器,并自己做了大量的拓片。这些拓片大多是容庚或其他学者题写的,在洪都博客中具有学术性。如中厅陈列的简拓片,附长跋,可视为一张小纸。有一次,容庚把越王的这把剑卖给了另一位古文字学家于。后来,容庚通过剑上的铭文将其作为越王的剑释放,并与其他来自于的物品交换。

容庚的大部分收藏是字画,有1200多件。有宋人《秋山图》等画,也有元明清名家黄、沈周、、董其昌、王建、云等的作品。著有唐人、朱云明、倪、、、何等。容庚的书画也深有研究。这次展览中有一幅明代花鸟画家梁麟的《鸟聚邱琳》。容庚曾经为梁麟写了一本重要的传记。还有倪瓒、董其昌的研究文章和《飞白考》等书法研究文章。1972年,容庚完成了两百多万字的《宋斋书画笔记》,这是他书画研究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

容庚的印章收藏,除了古代印章和以前的作品,是老师,朋友和年轻一代雕刻的。除了艺术价值,还可以够直观地反映他的社会活动。例如,他收藏的大量邓尔雅作品显示了他与叔叔和老师的友谊。尚承祚、冯康厚等同事朋友的印章,既是他们友谊的见证,也是他人生轨迹的反映。许多比他小得多的印度人都为他刻过印,如弟子马国权、康殷、京津的张木石,他们都比他小30多岁。、程、田都比他小50多岁,他写时候还是个年轻人。这表明容庚一直与年轻艺术家保持联系,也显示了他晚年在书法和篆刻方面的影响。

收藏是一件昂贵的事情。虽然容庚基本上有一份稳定的教授工作,写作和兼职也可以带来收入,但收入与收藏的需要相比总是不足。《容庚北平日记》中有许多关于他的遗漏、低买高卖的记录。容庚有句名言,“有一条通往财富的路,就有一条通往名望的捷径。”藏书是他的方式,不是靠财力,而是靠眼力。

在收藏之外,容庚也是一名艺术创作者。容庚的书法得益于他对金文的研究。他的笔圆润温润,感觉雍容华贵。他在吉祥的青铜器上刻字。在黄士陵篆刻之初,他学习了中国印章和古代印章,这是稀释和安静,这与他的书法相似。这次展览中有许多容庚的画。与他广为人知的书法篆刻相比,画是凤毛麟角。容庚的绘画始于岭南画派的花鸟画,北至元明清。除了赠送给三个女儿的三幅花鸟之外,所有展出的画,无论竖轴还是长卷,都表明是在某个房子里。虽然不是特别精致,但也没有一般文人自娱自乐所可以达到的高度。

忽视个性,模仿历代名家,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个取向。这次展出的王健的《山水图籍》和云的《花鸟图籍》也标明是某宅的仿制品。在容庚的艺术创作中,绘画可可以是最早停止的项目,1949年以后基本没有涉及。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大多数容庚的画都是他中年时在北京创作的,其中许多是日本占领时期的作品。在这个历史时期,不断临摹古画,可可以也是他心情的一种反映。

本次展览中有两件作品值得一提。首先是这次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松斋藏印》。这项工作完成于1974年。10份140立方米钹的容庚藏印盖章,然后容庚的书法封面用10张纸装订成册,自己保存,分发给朋友。一本是《赖红文集》,是一百多位现当代学者给容庚的书信集,也是在文革期间完成的。制作版画和书信集是传统文人最爱做的事情,但在“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即使后期相对宽松,也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容庚先生敢于这样做,也说明他的传统文人思想根深蒂固。在印刷过程中,年轻的学者王贵臣也参与了。由此也可以够看出,容庚一直传承着广东文化,他与画家吴昊的交往也是如此。

容庚的学术研究、创作和收藏都体现了他传统文人的一面。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士大夫喜欢刻一个“千古保子孙”的印章,希望自己的收藏可以够代代相传,他有着非常现代的观念。

自1956年容庚捐赠了一批重要的青铜器和绘画作品以来,他的捐赠活动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广东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他家乡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都有他的捐赠。当然,1949年以后,收藏家捐赠了很多重要藏品,有时代的原因,也有政治的原因,但更该肯定的是他们的无私。和容庚一样,他捐出了近200件青铜器,1200多件书画,10000多件古籍善本,近1000幅拓片和簇书,除了无私,无法解释。他的无私影响了他的孩子,他继续捐赠父亲的遗产。在艺术品价值飞涨时代,几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老人和重要的艺术家背后都有巨大的财富利益,年轻一代在宫廷中也有自己的财富。老人去世几个月后,他的大量在世藏品出现在拍卖会上。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是对的,但容庚和他的后人做得更冷静,更令人钦佩。

近年来,每当一个受过教育的老人去世,都有一种“一个时代的终结”的感叹,不管这个人是否可以代表一个时代。当容庚在1983年去世时,人们可可以正在拥抱一个新时代,而没有时间哀悼它的结束。然而,容庚作为一个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的文人,却具有时代变迁中的文人特质。通过这样的展览,一方面我们可以够因为容庚及其后人的无私而欣赏到历代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够通过容庚的切口,让观者知道老一辈学者的生平、治学和风采。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邮箱976157886@qq.com进行删除。
自学哈专注于免费提供最新的分享知识、网络教程、网络技术的资源分享平台,好资源不私藏,大家一起分享!

自学哈网 » 「自学哈网」操行评语(有容乃大 一个老派藏家的操行评语)
也想出现在这里? 联系我们
© 2022 Theme by - 自学哈网 & WordPress Theme.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16594号